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语言“身、心”属性的哲学探讨(3)

时间:2015-01-14 16:45 点击:
我们假定大脑系统中存在着记忆系统、意识系统和语言器官。语言器官从环境得到语言信号(语音信号),然后将信号传送至意识系统进行处理,意识系统将处理后的信号储存在记忆系统中,进而构成语言器官中的词库(Lexic

  我们假定大脑系统中存在着记忆系统、意识系统和语言器官。语言器官从环境得到语言信号(语音信号),然后将信号传送至意识系统进行处理,意识系统将处理后的信号储存在记忆系统中,进而构成语言器官中的“词库”(Lexicon)和推导程序(D结构)。环境通过感官传递信号(语义信号或音义结合信号)到语言器官,语言器官将推导出的结构描写式(S结构)传递到意识系统,意识系统将处理后的信号储存在记忆系统中。记忆系统相当于一台计算机的储存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储存记忆。有人把人类的记忆官能比作电脑的内存,塞尔认为语言机能的确是存在人脑之中,“解释很简单,只有这样一个假设——即从这机制的结构角度看,存在着一个硬件层面的解释”(乔姆斯基,2006 :279)。科学发现人脑和电脑的运行机制有很大程度上的相似性,但是人类脑功能的复杂性是电脑所不具备的。

  人类大脑的各个官能有协调运作的特点,其功能彼此兼容和重叠。重叠后的功能又远远复杂于单一官能的作用。我们可以打个比喻,一种单一药物的功效和两种或几种药物组合的功效是完全不同的,其综合药效要复杂的多。人类的记忆系统远远复杂于电脑的内存功能。科学发现人类的记忆和心理,潜意识之间有很密切的关系,潜意识和意识相比似乎处于更靠近记忆的地方。用下图表现意识的构成:

  生物的整体行为可以通过组成神经元的各个部分的功能进行理解。生物学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对人们理解进化问题有很大帮助,目前已知进化是对已有结构的改造,是随机和偶然的因素。最有可能被进化选上的是那些较容易地叠加到已有结构上的改变和改进。最终设计不会彻底,而是一群相互作用的小配件的零散累加。因此人体复杂的结构其实并非完美的组合,而是在人体和环境的作用下逐渐形成的、愈来愈利于生存的精密仪器。这个仪器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要理解我们大脑的运行机制,就要了解大脑的单个部分的功能,进而了解其各个部分协调作用的工作原理。还原论的科学方法是目前科学界较为认可的研究语言、心智和大脑运行机制的方法。但是整体行为不等同于每一部分的简单叠加,这种行为在原理上可以根据每一部分的本性和行为外加这些部分之间如何相互作用的知识去理解,但是要弄清大脑器官之间的协调运作和彼此兼容的机制尚有很长的路要走。“语言使我们能对汇合不同感觉通路信息形成的概念进行存取,这些概念因而是多感官的和超感官的。但大脑如何能完成这样的功能仍然是个谜。”(埃克尔斯,2005:98)

  四、结语

  二元论和唯物论都无法很好地解释语言的“身、心”属性问题,人们需要更好的理论来理解非物质的东西,类似语言和思维。“思维和语言是有组织的物质”“心智的现象完全是自然现象,是由大脑的神经生理活动引起的”(乔姆斯基,2006:209)。塞尔认为和光合作用、消化作用或有丝分裂的自然生物顺序差不多,意识是大脑的一个必然的特征。(乔姆斯基,2006:209)

  并非大脑的全部操作都与意识相关,人可以通过无意识地综合各种想法和联系来对外部世界进行感知。人的意识涉及某种记忆形式,可能是极短时的记忆(克里克,2007:21)。语言是大脑各个器官之间协调运作和彼此兼容的结果,还原论是目前生物学界普遍使用的科学方法,但是要弄清大脑是如何完成这项工作的,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语言的生成是具有生理基础的大脑的初始状态和在环境中获得经验的相互作用的结果,生理因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语言的生成问题是一个充满了争议的问题,笛卡尔和乔姆斯基的理论都遭到了许多质疑。有学者认为语言是约定的,而非先天的,语义才是至关重要的,而非语法结构等等。因此一些语言学家进而开始研究意义的建构。对于意义建构的研究当然有助于我们理解大脑、意识、心理活动和语言之间的关系和运行机制。研究动物是如何去识别各种物品的同样可以帮助人类理解我们的行为,研究人类的意义建构也可以借鉴对于其他动物的研究成果。认知科学的发展将会促进人们进一步认识语言与心、脑的关系以及语言的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埃克尔斯,约翰·卡鲁.脑的进化——自我意识的创生[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2]克里克·弗兰西斯.惊人的假说[M].汪云九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皮亚杰.生物学与认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4]乔姆斯基.乔姆斯基语言学文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